葛兆光

“知识、思想与信仰:《中国思想史·修订本》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

10月22日,“知识、思想与信仰:《中国思想史·修订本》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馆举行,会议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商务印书馆、复旦大学主办,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上海社联《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承办,邀请了三十多位

学术研讨会 信仰 中国思想史 首发式 葛兆光 2025-10-27 16:07  4

葛兆光丨通天彻地——从玉琮说到古代中国的信仰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在战国中后期,西边的秦国崛起。秦国原本是西戎,能打仗,又有组织,还有好马供骑兵,渐渐欺凌东边的六国。大概在公元前二八〇年,秦王威胁赵王,说要用十五座城与赵国交换传说中的“玉璧”,赵王没办法,就召见蔺相如来商量。蔺相如是谁?原来,

古代中国 信仰 玉玺 玉琮 葛兆光 2025-10-07 22:31  3

葛兆光 | 新思想史之路——四分之一世纪后关于《中国思想史》的回顾与思考

我的两卷本《中国思想史》分别是1998年和2000年出版的,在四分之一世纪之后,还能再出修订本,让我感到真幸运。记得有学者曾说,他不写五十年前的书,也不写五十年后的书。我猜,他的意思大概是人文学术应当回应现实,立足当下关怀,在变动不居的时代,问题在变,思想在变

中国思想史 葛兆光 思想史 哲学史 1895年 2025-09-29 12:30  4

旧锦新样|葛兆光:“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

读陈寅恪书信,如见一代学人风骨。葛兆光先生敏锐捕捉到陈氏“不古不今之学”的深层意涵——这不仅是个人的学术选择,更是面对强势西方学术话语时,对中国学问主体性的艰难坚守。文章揭示陈寅恪对国际汉学的审慎评判与对国内食洋不化者的犀利批评,其背后是对民族文化价值的深沉自

陈寅恪 傅斯年 葛兆光 旧锦 书信集 2025-09-26 18:16  5

葛兆光 | 历史的意义——读两种历史教科书和入门书的随想

在学术界始终把高深论文专著作为评定水准高低,而教育界又把号称研究著作的书当做换取名声和职称的依据的情况下,各种历史著述中,学者最容易忽略的是教科书和入门书,而读者虽然看得最多,却也最容易轻视的也是教科书和入门书。可是,传递学术消息也罢,培养写作习惯也罢,建构民

历史 教科书 阅读者 葛兆光 随想 2025-09-12 10:10  6